霍里揭露姚明退役真正原因!
昨天夜里刷到一段视频,罗伯特·霍里在播客里说得直拍大腿:“姚明本可以再打五年,可他整个夏天都在飞来飞去替国家队卖命,脚底下那两根柱子根本来不及长好。”
这话刺耳,却让我一下子想起十年前在上海看姚明做活动,他下台时那几步路全是小碎步,疼得呲牙咧嘴,还得挺直腰杆冲观众挥手。
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天他左脚踝骨裂刚打封闭。
霍里不是马后炮,他拿自己身边的例子做对比:当年在马刺,帕克和吉诺比利一夏天没歇,回来像被抽了魂,腿灌了铅。
老头直接冲他们嚷:“哥几个,再这么打下去,我的大合同得被你们拖没了!”
听着像玩笑,其实全是真话。NBA一个赛季82场,季后赛再来十几二十场,身体刚熬到六月,七月又被国家队抓壮丁,八月热身赛,九月正赛,十月回俱乐部报到,十一月常规赛又开打,肌肉、骨头、韧带连喘口气的空档都没有,换谁都得崩。
姚明更惨,中国队的内线就他一根擎天柱,亚锦赛、世锦赛、奥运会,场场拉满。
霍里说得没错,以姚明2米26、140多公斤的块头,每一次起跳落地都是对双脚的处刑。NBA官方数据库里写得清清楚楚:2005-06赛季开始,他连续三个赛季出场不过57、48、55场;2008-09赛季勉强打了77场,火箭直接缩减他场均时间到33分钟,就这还得靠冰桶和止痛片续命。
2009-10赛季干脆整季报销,2010-11复出打5场,脚踝应力性骨折,彻底熄火。那年他才30岁,正是中锋最黄金的年纪。
有人爱拿“爱国”堵嘴,可咱们平心而论,球员也是打工人,合同是和火箭签的,工资是火箭发的,保险也是火箭买的。
国家队征召没错,但没有任何条款写着“必须场场打满”。霍里的观点很直白:俱乐部付你几千万美金,是让你保持健康冲击总冠军,不是让你在夏天继续当苦力。这话糙理不糙。看看那些年缺席欧锦赛的司机、加索尔,哪个不是赛季末活蹦乱跳?
再看看姚明,每次回来眼圈都是青的,脚底打着厚厚的绷带,火箭训练师私下对记者摇头:“他就像一辆跑了十万公里的卡车,发动机再结实,车架也散了。”
最可惜的地方在于,姚明原本还能再进化。2008-09赛季,他减重10斤,场均还能拿19.7分,投篮命中率54.8%,防守效率101,联盟第13。
如果给他两个完整夏天做康复、练力量、打磨技术,天知道他能到什么高度。可现实是,他的夏天被切成碎片:上午国家队集训,下午飞另一个城市打热身赛,晚上还得出席商业活动,留给理疗和力量房的时间只剩夜深人静的半小时。
日积月累,脚踝、膝盖、脚掌骨头全都报警,直到最后砰的一声,断了。
霍里这次旧事重提,其实是给现在的球员提个醒。
东契奇刚在欧洲杯热身赛崴脚,联盟里已经炸了锅,老板、教练、经纪人排着队骂街。时代变了,球员身价水涨船高,健康成了最硬的通货。
放在二十年前,姚明没得选,篮协一句话,他就得飞;如今,球员团队、保险公司、NBA联盟三方拉锯,国家队想再“白嫖”一个夏天,已经没那么容易。
写到这儿,我翻了翻姚明生涯最后一年的工资条:1769万美元,排在全联盟第9,仅次于科比、加内特、邓肯那帮大神。
可钱到了手,人却打不了球,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退役那天,姚明说最想去海边钓鱼,说白了,就是想过几天不用冰桶、不用止痛片、不用凌晨三点被脚疼醒的日子。
霍里的话难听,却是替姚明把没说出口的委屈全抖了出来:为国征战没错,可身体是自己的,生涯是有限的,没人能替你疼,也没人能替你后悔。
如今再回看那些年的比赛录像,我常常会想,如果2006年那个夏天,姚明没去日本世锦赛,而是老老实实留在休斯敦做康复,会不会就没有那次应力性骨折?
如果2008年奥运会后,他能完整休息三个月,是不是还能多打两三个赛季?
可惜历史没如果,只有冷冰冰的伤病报告和球迷手机里那张模糊的合影。
所以,别急着把霍里的发言打成“美式自私”,听听就好。
职业体育说到底是一门生意,再热血的故事也得先让骨头长好。下一次当国家队名单公布,球迷一边倒喊“必须打”的时候,不妨先想想姚明那双再也穿不进球鞋的脚。
爱国的形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把仅剩的汽油烧在夏天的热身赛里。留得青山在,才配谈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