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自主空战已达标,美国将无人机转型为战斗机
经过一天的嘴硬,美国媒体终于松口了,承认中国在九三阅兵中亮出的那款大规模无人机,是美军没有的。
九三阅兵结束后,3号美国“战区”网站又提起了阅兵中出现的几款大型无人机,不过这次它没有再暗示“中国抄袭美国技术”啥的,而是坦言美国空军没有装备这些无人机,也没有什么能跟解放军的无人机比的设计。
不过,虽然承认了“中国有,而美国没有”,但“战区”网站依旧胡猜八猜,称“中方展示的无人机或许只是高仿真模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无人机已经实际装备部队”之类的。
关于这事儿,我们只能说,9·3阅兵的时候,确实把西方媒体吓得不轻,效果就像去年咱们新亮相的那两款新型战机一样,搞得这帮西方媒体只好自己想办法给自己“打气”。他们要么反复强调“中国剽窃了美国的技术”,要么就说中国的武器没经过实战检验。
正经说回来,其实“战区”网站提的也不错,美国空军确实没有咱们阅兵上展出的那种大型无人机。
以前我们聊过,美国空军的“协同作战飞机(CCA)”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开发几款可以和美军六代机搭配使用的“忠诚僚机”。
所以,美国媒体经常把我国研制的大型无人机和美军的“协同作战飞机”项目进行比较,觉得解放军又在追赶甚至超越了美军的脚步。
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我国确实在探索“忠诚僚机”技术,不过,从这次阅兵中展出的两款大型无人机来看,中美两国在“忠诚僚机”的任务定位和设计思想上,还是存在明显差别的。
起初,看看它们的外形吧,我国这两款大尺寸无人机不像传统的察打一体无人机那样设计,而是借鉴了有人战机的风格,尤其是六代机的气动布局。一个是用无垂尾的菱形主翼,另一个则用的兰姆达形的机翼。
再者,有分析指出,按照比例尺推算,这两款无人机的大小差不多接近歼-10,这也就是说,它们具备携带更大重量航空弹药进行作战的能力。
再加上,当那支无人机队伍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我国官方报道把这两款大飞机描述为“无人制空作战飞机”。
综上所述,我国对“忠诚僚机”的构想不光是让无人机和六代机一起协同作战,还在试探无人机能不能作为单独的空中作战力量,来完成夺取制空权以及对地、对海进行打击的任务。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我国这两款无人制空战机和有人战机的差别,大概就只在没有座舱这点儿。
看起来,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这个计划可就简单多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六代机配备几款价位不高、能大量生产的“忠诚僚机”。
也就是说,美国空军依然把“协同作战飞机”看成是一种能和六代机配合的“忠诚僚机”,在实际的空战行动中,美军六代机会指挥无人机完成那些危险的侦察、情报搜集的前线任务,或者当作弹药库和诱饵来使用。
其实,也不能说美国完全没有想到“忠诚僚机”自己单独作战的问题,只是他们的方案跟中国的路径截然不同。中国这边主要是在研究怎么利用人工智能或者远程操控,让无人机能自主执行任务,而美国则直接在无人机上装上了驾驶舱,让它们自己操作。
去年8月,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公布了类似的设计——他们研发的“忠诚僚机”居然配备了飞行员座舱,惹得多家美国军事媒体吐槽:这不就变成一架轻型战斗机了吗?装上座舱后,那还能叫“忠诚僚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