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盛娱乐介绍

曹晚植的坚守与金日成的崛起

曹晚植的坚守与金日成的崛起

自何时起,关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金日成如何跻身朝鲜最高领导岗位的往事,引发了广泛的质疑与讨论。

深入剖析那段历史,不难察觉,金日成之所以能登上朝鲜领袖的宝座,苏联的支持功不可没,而他个人的不懈奋斗同样不容小觑。

在这段历史篇章里,“曹晚植”之名频繁见诸于史册与各类文献资料之中……

朝鲜半岛的乱局

1910年8月,标志着《日韩合并条约》的正式签署。自那时起,拥有悠久历史数千年的朝鲜王国,彻底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但朝鲜王国的消亡并非是瞬间的结果。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浪潮中,中国、朝鲜与日本虽共历相似的历史波折,但其最终走向却大相径庭。中国与朝鲜未能迈向更远的未来,反遭列强的凌辱与欺凌。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反其道而行之,跻身于列强之列。然而,其对外侵略的初步目标,便是邻近的朝鲜与我国。

当朝鲜半岛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后,帝国主义者对朝鲜民众进行高压统治,引发大家顽强抵抗,各地都爆发了许多抗日运动,展现出朝鲜民众坚决不做亡国奴的决心。

正因为如此,自1910年朝鲜沦为异国殖民地以来直至1948年李承晚与金日成各自宣布建国,朝鲜半岛上汇聚了形形色色的抗日力量和派别。这其中既包括了共产主义者,亦囊括了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者。

鉴于朝鲜民众在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内外力量的交织与推动下,各式各样的救国力量持续分化与重组,由此孕育出几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那些流亡海外的朝鲜爱国志士,他们在中国上海组建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这临时政府的核心成员中,金九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朝鲜抗日独立运动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919年,金九流亡至我国,于临时政府中身负要职。1928年,他发起成立了“韩人爱国团”,采取恐怖策略开展抗日斗争。

此外,1925年,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以朴宪永为领袖的朝鲜共产主义者正式宣告朝鲜共产党的成立。面对日本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朝鲜共产党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然而,绝大多数党员转而投身于地下斗争。

1945年,朴宪永得以重启朝鲜共产党的组织。朝鲜共产党作为韩国建国初期朝鲜半岛南部的核心政治力量之一,在南方重建后,得益于苏联的支持,于同年平壤成立了“朝鲜共产党北朝鲜分局”,并由金日成担任责任书记的职务。

在此期间,日本宣布了无条件的投降,而美国和苏联则对朝鲜半岛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在两国划分了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之后,它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应如何构建一个政府?

当时,全球尚未步入大规模的“冷战”阶段,对美国来说,共产党及其众多支持者在朝鲜半岛南部活跃,这一现象显然是无法接受的。这促使南朝鲜的共产党成员纷纷选择逃往北方。

美国支持李承晚。

至于苏联一方,斯大林自1945年计划组建临时统一政府之际,便有意将被誉为“朝鲜甘地”及“北方最具声望”的曹晚植,推荐担任新政府之领导人。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交织,苏联最终决定支持年仅33岁的金日成,成为朝鲜的领导者。

1949年,北朝鲜与南朝鲜的劳动党联合,成立了统一的朝鲜劳动党,并选举金日成为其委员长。在这一年的前一年,大韩民国第一届政府正式成立,李承晚先生出任首任总统。同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金日成同志被任命为内阁首相,此职务后亦演变为国家元首的职位。

在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两侧,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国家和政府。时至今日,这里依旧不断上演着民族分裂带来的家庭悲剧。

曹晚植黯然退场

原本苏联政府和斯大林有意聘请享有盛誉的曹晚植担任新政府首脑,然而为何最终转向支持金日成?

原因其实不复杂。斯大林后来发现曹晚植居然有反共倾向,他是一个坚决的民族主义分子!

曹晚植,1882年诞生于斯,曾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系。自幼便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成年后则信仰基督教。步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凭借朝鲜民族主义团体的力量,推动了朝鲜民族经济的自立自强运动,由此成为众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朝鲜民族解放运动组织的领袖。

在日本正式投降之前,殖民统治机构明确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维系对朝鲜的统治与控制,强制朝鲜人民放弃本民族的传统姓氏,转而接受日本的姓氏命名。此外,即便是在国家机关中,也仅保留那些已经将自身朝鲜姓名更改为日本姓名的朝鲜族人士的职位。

曹晚植领导团员举行示威与抗议活动,因而声名鹊起。与此同时,他亦将众多心力倾注于民族教育事业。在20世纪30年代末,曹晚植抵达平壤,担纲校长一职。即便身处教育岗位,他亦未曾放下参与独立与民族解放运动的责任,且始终坚持非暴力抵抗殖民统治的立场。正因如此,他被誉为“朝鲜的甘地”。

此外,曹晚植的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至1945年日本军队投降之际,他已荣膺为北方朝鲜民族解放运动的公认领袖。

1945年8月,随着苏军踏入朝鲜领土,一方面他们积极展开了对日本军事力量的剿灭行动,另一方面则加紧了对日本在朝鲜殖民统治机构的清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曹晚植携手北朝鲜的民族主义者,成功组建了旨在实现地方自治的机构——“平安南道筹备独立委员会”,以期为朝鲜民众争取独立自主的未来。

该机构下辖九个部门,起初,委员会成员共有二十名。1945年8月底,苏联远东第二十五集团军司令部受命前往朝鲜执行作战任务,并于此时抵达平壤。在此过程中,独立委员会在与苏联高级指挥官的接触中,双方出现了不和谐的插曲。

第二十五集团军司令部期望通过与筹备委员会代表的深入交流,洞悉有关北朝鲜的实际情况。曹晚植则致力于从苏军高层获取必要的承诺,以期为独立委员会解决眼前的诸多燃眉之急提供助力。

在苏军高级指挥官的意识形态中,他们抵达北朝鲜后所经历的种种事件,均被视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此类革命所应担负的使命,理应聚焦于民族与普遍民主议题。北朝鲜的社会领导者,理应怀抱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并在政治立场上展现出进步的领导风范。

曹晚植的行事风格显得过于保守,且流露出明显的反共立场。尽管苏联占领军试图笼络曹晚植及其筹备委员会,却不宜与之过从甚密。这种强硬的联合,很快导致了苏联军事当局与民族主义团体及领导人之间的激烈对立。

苏联军事部门指出,此前所倚重的曹晚植地方右翼民族主义势力在政治立场上显得过于“标新立异”,这导致苏联在朝鲜北部的政治布局遭受了彻底的挫败。

自1945年9月底起,苏联政府及斯大林开始转移关注焦点,寻觅新的政治扶持对象,金日成因而崭露头角。

首先,金日成的出身与苏联军事领导层选拔的标准不谋而合。他不仅曾是苏联游击部队中的一名年轻军官,还在原八十八旅的朝鲜军官队伍中担任最高军职。他的游击战经历也在朝鲜国内为他赢得了一定的声望。

于是,金日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苏联占领当局寻觅中的“朝鲜进步力量领袖”的理想人选。

金日成抵达朝鲜后,迅即引起了苏联军事部门的关注。在深入了解其个人背景后,苏联军方果断将他定位为朝鲜北部地区自治机构领导层变动时的预备人选,随即任命他为苏军平壤卫戍司令部的副手。

紧接着,苏军司令部有意提前塑造金日成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领袖形象,遂精心策划,使其参与当地一系列重大活动。

1945年10月14日,平壤公立体育场成为了一场群众集会的举办地。在此,二十五集团军司令奇斯佳科夫将军率先登台发表演讲。紧接着,作为当时朝鲜北部地方最高行政自治机关的领导者,同时也是该地区个人政治地位之最的曹晚植先生,也发表了讲话。

在会议期间,苏联最高军事指挥官,二十五集团军司令官奇斯佳科夫将军,以“民族英雄”以及“游击战杰出领袖”等备受赞誉的称号,将金日成以崇高的姿态隆重推介给了与会公众。



Powered by 恒盛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