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屏幕看九三阅兵,特朗普嫉妒,与普京隔空互怼
特朗普坐在白宫办公室里,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的天安门广场。 九三阅兵的场面宏大得让他忍不住嘟囔了一句:“美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
可这话刚说完,他就酸溜溜地加码,抱怨中国没在演讲里多提提美国,说什么抗战时期美国给了“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哎,你说这老特,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那股醋味儿。
大家都知道特朗普是个推特狂人,这次也不例外。 他一边祝中国庆祝日快乐,一边暗戳戳地暗示中俄朝在“密谋抗美”。
结果呢? 普京在北京笑着回应,说这纯属幽默,还强调没人批评美国政府。 这两位隔空互怼,简直像一场国际版的脱口秀大战。
但特朗普为啥这么矛盾? 前脚刚暗示完,后脚就自己打脸,否认有反美联盟。 其实啊,这老套路咱都熟悉:他最爱用夸张言论吸眼球,制造话题。
毕竟当总统的,总不能公开把中俄朝都逼成敌人吧? 更何况贸易谈判还在进行中,特朗普还得求着和中国打交道呢。
这种反复横跳的表演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政治算计。特朗普深谙"危机营销"之道,先制造恐慌再扮演救世主,这套剧本在他2016年大选时就屡试不爽。
如今面对中期选举,他需要同时满足两个矛盾的选民需求:铁杆支持者渴望看到他对抗"邪恶轴心",而摇摆选民却担心国际局势失控。
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的矛盾发言存在精妙的时间差。通常在股市震荡或民调下滑时,他就会抛出惊悚言论刺激基本盘;等到金融市场反应过度时,再让白宫幕僚出来"澄清"。
就像马戏团的空中飞人,故意做出坠落姿态引发惊呼,其实腰间始终拴着安全绳。这种策略在美俄关系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可以在推特上盛赞普京"天才",转身又批准对俄制裁。
就像玩战略游戏时同时点击"结盟"和"宣战"两个按钮,系统虽然报错,但对手已经被晃得头晕目眩。
最新民调显示,这种"不可预测性"反而让37%的选民认为他"擅长战略博弈"尽管五角大楼为此多耗费了8亿美元应急预案经费。
至于中国,他更像在玩德州扑克。一边把"中国牌"当筹码甩在谈判桌上,一边又悄悄数着农产品出口订单。
当福克斯新闻追问对华政策时,他那句著名的"我们走着瞧"(We'll see),活脱脱是赌徒翻牌前虚张声势的招牌动作。
这种刻意为之的模糊,既给国内鹰派交代,又为谈判留足转圜空间,堪称政治行为艺术的巅峰之作。
说到美国在抗战中的角色,数据可就打脸了。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时,80%的石油来自美国;1931到1941年间,日本54.4%的战略物资靠美国供应。
直到珍珠港被炸,美国才亲自下场。 这能叫“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顶多是后期出了力,但初衷更多是为了自己利益。
特朗普不可能不知道这段历史,这时候翻旧账,无非是想刷存在感,眼看中俄朝互动成焦点,他急啊!
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倒是相对冷静,表态说不寻求和中国冲突,想用“和平”加“实力”的方式谈判。 注意那个“实力”一词,明显带着威胁味儿,但这反而暴露了美国的焦虑。
贸易谈判桌上,特朗普暂时没提高关税,因为那只会让事情更复杂。 看来再闹腾,实际利益面前他还是得理性点。
普京的回应更绝。 他轻描淡写地说特朗普有幽默感,还强调中俄朝没合谋,自己公开讲话不可能撒谎。 这种从容,反倒衬得特朗普像在唱独角戏。
特朗普还在华盛顿搞了个小型阅兵,F-16和F-35飞过白宫上空,美其名曰纪念波兰飞行员,但明眼人都看出,这是在模仿北京的大场面,可惜规模差远了。
错过九三阅兵,特朗普肯定肠子都悔青了。 天安门城楼上坐着普京和金正恩,都是他现在最想见的人。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下次中国大阅兵得等到2029年建国80周年,那时他早不是总统了。 有些机会,错过就是一辈子。
飞虎队后人都在现场被致敬,这种历史时刻,特朗普只能隔着屏幕酸,而普京却亲身感受着掌声。
国际政治就像一场大戏,台词再炫,演技再好,终究得看实力和时机。 特朗普的屏幕视角和普京的现场席位,差距不止一个太平洋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