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盛娱乐介绍

中国稀土“核弹”震撼全球,印度政府紧急清点家底,才知被扼住命门

这事儿吧,得从新德里一间办公室里那种突然降临的安静说起。你能想象那种场景,北京那边一纸新规落地,消息传过来,整个房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莫迪政府的人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牌,突然觉得那几张牌薄得像纸,背后一阵发凉。原来牌局的规则,早就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了。

中国在稀土上搞的这个大动作,哪是什么巨石投湖,这简直是直接把湖水抽干了,让所有在水里摸鱼的人都尴尬地站在了泥里。美国人跳脚是意料之中的,他们嗓门大,一向如此。但印度,这个同样自视甚高的大国,这次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种切肤之痛,一种被人扼住喉咙的感觉。

所以,新德里那边立马就乱了阵脚。各种风声传出来,说要搞个什么“稀土储备计划”。听着挺像回事的,先存上两个月的量,把私营企业也拉下水,大家一起扛。这就像是感觉天要下雨了,赶紧先搭个小棚子,能不能挡住暴雨不知道,但至少看着像那么回事。

这还只是个开始。他们想的是,先把稀土这个棚子搭起来,以后再把什么锂啊、钴啊这些关键矿物都给圈进来。放话的印度官员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说,没错,我们就是被中国给刺激到了。这话里透着一股子无奈和焦虑,对未来随时可能“断炊”的恐惧,是写在脸上的。

其实,印度会这么慌,一点都不奇怪。你看啊,这些年全球风云变幻,从疫情到战争,大家算是彻底看明白了,什么全球化大家庭,到了关键时刻,谁手里有硬通货,谁才是老大。稀土,这玩意儿就是工业时代的硬通货。中国虽然嘴上说,我的新规不针对谁,大家一视同仁。可问题是,这个牌桌上,就你一家是超级庄家,你稍微咳嗽一声,整个牌局都得跟着抖三抖。

面对这种几乎是碾压式的优势,印度除了做最坏的打算,还能怎么办?先建个仓库囤点货防身,这几乎是本能反应了。

说起来,这个储备计划,也只是莫迪政府这几年一连串动作里的一个片段而已。他们不是没努力过。去年就搞了个“关键矿产卓越中心”,听名字就很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想把全国的矿产数据都扒拉到一块,看看自己家底到底有多少。今年年初,又启动了一个更宏大的“国家关键矿产使命”,目标之一就是指名道姓地要搞好稀土供应。前不久,更是放出话来要砸下最多500亿卢比,让本土的稀土增产。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决心不可谓不大。可问题是,自己家的地里实在刨不出多少东西。于是,目光就投向了国外,甚至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灰色地带。有消息说,印度方面的人正想方设法地跟缅甸的一支民族地方武装拉关系,想干嘛?合作开矿,挖稀土。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部门,绕过另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直接去找地方武装谈生意,这在国际上都算是奇闻了,可见印度为了绕开中国,已经到了什么地步,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了。

然而,真正让印度和美国感到绝望的,还不是这些矿石本身。如果只是矿,那大不了多花点钱,总能找到替代品。中国这次的管制,狠就狠在,它不是地毯式轰炸,而是一次精准到毛细血管的外科手术。新规里,最要命的两个字是:“技术”。

全球的稀土,分轻重。你手里的手机,开的汽车,大部分用的是轻稀土。但真正让五角大楼夜不能寐的,是那些能用在战斗机、精确制导导弹、红外探测器上的中重稀土。那才是稀土皇冠上的明珠。而中国这次,就是把这顶皇冠给锁进了保险柜。你看那个出口许可清单,生产红外夜视设备离不开的钬、铒、铕,全在上面。美国自己有点轻稀土矿,但在中重稀土上,几乎是“颗粒无收”。中国这一招,等于直接捏住了它军工复合体的命门。

更狠的是,连后门都给你焊死了。以前还能搞点小动作,把中国的稀土运到泰国、墨西哥这些地方加工一下,摇身一变成了“泰国制造”,再卖给美国。现在不行了。新规说,只要你最终产品里,中国稀土的含量超过了某个极低的比例,你想卖给第三方,对不起,先来北京拿许可证。路,彻底堵死。

但这一切,跟技术封锁比起来,都算是小打小闹了。全世界稀土储量并不少,澳大利亚、巴西都有。可问题是,就算你把矿挖出来堆成山,没有顶级的冶炼和分离技术,那也只是一堆没用的土。而中国,掌握着全球超过九成的稀土加工能力。这种技术优势,不是十年八年就能追上的。这次,中国商务部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相关的技术数据、设计图、工艺参数,未经许可,一个字节都别想流出去。

这等于公开宣布:别说来我家挖矿了,你连站在门口学我们怎么点石成金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核武器”。印度商务部长戈尔亚之前还豪言壮语,说印度或许能成为中国之外的“另一个选择”。话说得很漂亮,但现实冰冷得像块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度,以及全世界,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产品。既然要上门买东西,那就得守人家的规矩。

所以你看,故事的结局其实早就写好了。有消息说,北京已经私下里跟新德里通了气:可以恢复向你们出口某些关键的重稀土磁体,但有个条件,你们必须拿出书面保证,确保这些东西只用在民用领域,绝不能流向军队,更不能用来造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据说印度政府还在那儿犹豫、权衡。但底下那些等着米下锅的企业可等不了了,已经悄悄地把“保证书”递了过去。说到底,中国的态度很清晰:我这是出口管制,不是全面禁运。你要是堂堂正正做生意,搞民用,申请自然会批。但如果你心里藏着别的念头,想把这些战略物资用到那些不该用的地方去,那这条红线,谁也别想碰。那些真正感到后背发凉的国家,担心的恐怕从来都不是自己的手机生产线,而是那些被卡住脖子的军事野心吧。



Powered by 恒盛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