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中国后示好英日,这个小国撕毁数百亿合约如今境遇如何?
有些弯路,走过了才知道有多远,有些朋友,失去了才懂得有多真。
2019年,坦桑尼亚亲手撕掉了一份百亿大单,让中坦关系瞬间跌到冰点。
他们扭头就向英国和日本示好,以为能找到更好的下家。
结果呢?几年过去,这个当初决绝转身的国家,找到自己的阳关道了吗?
说起中国和坦桑尼亚的交情,那得是爷爷辈的故事了。
半个多世纪前,坦桑尼亚刚独立,家里穷得叮当响。
他们最想干的事,就是修条铁路,把邻国赞比亚的铜矿拉出来卖钱。
可那会儿的西方国家,要么开出天价,要么压根瞧不上这穷哥们。
当时的中国,自己日子也过得紧巴巴,老百姓温饱都成问题。
但朋友求上门了,二话不说,上万名工程师和工人奔赴非洲。
硬是拿血汗和生命,在东非高原上,砸出了一条坦赞铁路。
这条“友谊之路”,到今天还是当地的经济命脉。
新朋友的空头支票
这份情谊,让坦桑尼亚在2013年又想到了中国老大哥。
他们拿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建一个世界级的港口,巴加莫约港。
投资百亿美金,这事对谁都有天大的好处。
坦桑尼亚的矿产能源源不断运出去,中国也多了一个通往非洲的黄金码头。
协议都谈好了,中方出钱出技术,建成后拿99年的运营权。
可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坦桑尼亚新上任的总统马格富利,一脚急刹车。
他给出的理由是,“条款太苛刻”,有损国家主权。
说白了,就是觉得99年太长,心里不踏实。
更现实的是,项目要征地,要给老百姓补偿,这笔钱政府根本掏不出来。
于是,他们把橄榄枝递给了英国和日本。
英国人倒是来了兴趣,可一开口,条件比中国苛刻十倍。
运营期要50年以上,虽然比99年短,但远超坦桑尼亚33年的心理底线。
而且,还非要套上欧盟那套又贵又麻烦的环保和劳工标准。
更搞笑的是,英国人自己的基建效率,谁看谁摇头。
一条高铁修了快二十年,连铁轨的影子都没见着,指望他们建世界大港?
坦桑尼亚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至于日本,他们在非洲向来是小打小闹。
修个小水渠,教人种两亩地还行。
这种百亿级别的巨无霸工程,日本既没钱,也没那个胆子接盘。
港口堵成了停车场
一圈折腾下来,更好的条件没捞着,发展的黄金机会却溜走了。
巴加莫约港项目彻底烂尾,所有压力,全都堆在了老掉牙的达累斯萨拉姆港身上。
这个老港口,瞬间被架在了火上烤。
要知道,新港口的设计吞吐量是老港口的14倍!
能停靠世界上最大的货轮,能分流九成以上的运输压力。
还能带动周边发展,创造至少10万个工作岗位。
可现在呢?老港口彻底瘫痪。
2023年底,货船想靠岸,得在海上漂24天。
如今,散货船平均还得等上20天,集装箱船也要等5天。
港口一堵,经济就得“感冒”。
坦桑尼亚守着非洲顶级的天然气储备,还有金山银山。
可没有现代化的港口,这些宝贝就只能躺在地下睡觉。
数据不会骗人,坦桑尼亚的经济增速,从7%一路掉到了4.7%。
最要命的是,那消失的10万个工作岗位。
对一个失业率常年15%的国家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无数年轻人找不到饭碗,在街头彷徨。
兜兜转转还是老朋友
好在,坦桑尼亚的新一届政府,脑子是清醒的。
马格富利的继任者哈桑总统一上台,立刻调整方向,重新拥抱中国。
她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非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合作的火苗,又重新燃了起来。
2024年,中国公司承建的马古富力大桥通车了。
哈桑总统亲自到场剪彩,笑得合不拢嘴。
这座桥,把维多利亚湖两岸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了神奇的5分钟。
哈桑总统毫不吝惜赞美之词,盛赞中国人的技术和效率。
她说,这座桥是坦桑尼亚的骄傲,更是中坦友谊的见证。
除了修桥铺路,两国在旅游上的合作也越来越热乎。
坦桑尼亚想在2025年吸引500万游客,这其中,中国游客是绝对的主力。
结语
坦桑尼亚走了一段弯路,代价沉重,但好在回头了。
那座烂尾的巴加莫约港,依然是坦桑尼亚经济起飞的钥匙。
如果能放下过去的纠结,拿出真正的诚意,重启项目并非不可能。
毕竟,中国一直讲的是合作共赢。
对于一个能让双方都吃上肉的好项目,谁又愿意真的错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