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盛娱乐介绍

GDP回升,却为何民众感受差距巨大?三大真相颠覆你的认知

10月2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从增速成绩确实不俗。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虽然较前两个季度略有放缓,但放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不落下风;前三季度累计增速达到5.2%,在2025年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排名前列,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表现。

很多人却对“经济向好”没有明显的感受——所在行业不见起色,岗位缺乏安全感,甚至觉得经济氛围比较冷清。这种数据与实际感受的差距,实际上可以从经济结构的几个关键指标找到原因。

先说三大产业的表现。经济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长5.4%,增速都在合理范围内。第一产业由于中国发展阶段的关系,增速稍低,为3.8%。

但问题出在“盈利能力”上。以第二产业为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值同比增长4.9%,但利润仅同比增长0.1%。换句话说,工厂确实生产了更多产品,为GDP贡献了增长,但企业并没有实质性赚钱。

企业利润增长缓慢,背后原因可能包括产能过剩、价格竞争等。直接影响是无论你是企业负责人,还是普通员工,都会感受到经营压力和岗位的不稳定,工资和奖金的增长也很有限。产值提升,但利润没有同步,类似“虚胖”,大家自然体会不到经济的回暖。

再看第三产业。服务业增速达到5.4%,在三大产业中最快。但服务业的发展不能只看增速,物价指数(CPI)同样重要。前三季度CPI同比下降0.1%,也就是整体价格低迷,甚至比去年有所下降。

这对服务业从业人员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不管是餐饮、零售,还是家政服务,如果产品或服务价格下滑,收入和利润提升就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即便服务业扩张迅速,其中的从业者仍不容易感受到经济向好的变化,反而会体会到收入压力加大。

就业同样是关键因素。就业形势主要受企业投资意愿影响。企业如果对未来缺乏信心,减少扩产和投资,招聘需求自然减少。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远低于GDP的5.2%增速;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2%的较高水平。这表明企业谨慎投资,能够创造的新岗位有限。

再加上今年大中专毕业生数量处于高位,岗位较少、求职者增多,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虽然高新科技产业能够为部分高学历人才提供岗位,但对于蓝领工人、体力劳动者来说,新增工作机会并不多。这种结构性就业问题,使得不少人无法从经济增长中受益,反而觉得求职难度提升。

最后要关注房地产。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价格调整期,许多中产家庭背负房贷压力,一旦房价下跌,家庭资产面临缩水。无论是还贷的压力,还是资产贬值的焦虑,都会影响到人们对经济的真实感受。

综上所述,GDP增速高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切实感受到经济的改善。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缓慢、服务业价格低迷、就业压力大和房地产调整,这些都是真正影响大家生活的实际问题。数据呈现的是宏观情况,而个人的体感更来自于所处的行业、岗位和日常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增速不低,但很多人没有明显感受到经济转好的主要原因。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恒盛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