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援变账单!特朗普对俄碰壁后,立刻找乌克兰算经济账
军援变账单! 特朗普对俄碰壁后,立刻找乌克兰算经济账
7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一场近1小时的通话。
特朗普原本信心满满,想用“暂停对乌军援”作为谈判筹码,换取普京在停火问题上的让步。
他甚至向媒体吹嘘:“我告诉普京,美国已经停止给乌克兰送弹药了。
”但普京的反应让特朗普措手不及,俄方全程避谈军援话题,反而强调“必须从根源解决冲突”,坚持要求乌克兰承认俄对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控制权。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罕见公开抱怨:“毫无进展! 普京根本没诚意停火。”
这场外交碰壁让特朗普陷入尴尬。
他原计划用“断供军援”向俄罗斯示好,再借机促成和谈,如今普京不接招,若突然恢复援助等于自打耳光。
棘手的是,美国自身军火库存已亮起红灯:五角大楼因同时支援乌克兰、以色列并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弹药储备骤降,不得不冻结对乌爱国者导弹和炮弹的交付。
24小时内,特朗普火速拨通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电话。
7月4日,两人通话约40分钟。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双方讨论了“加强防空合作”,特朗普同意“保护乌克兰天空”。
但细看措辞,其中暗藏玄机:泽连斯基特意提到“联合武器生产的可能性”,而特朗普的承诺仅停留在“通过代表层面继续对话”。
所谓“联合生产”,实则是特朗普的甩锅术。
特朗普的核心诉求很明确:乌克兰必须为军援买单。
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他的一贯策略。
早在2025年2月,美乌就签署了“矿产换军火”协议,乌克兰将稀土、铀矿等战略资源的开发权交给美国企业,换取军事援助。
3月特朗普暂停10亿美元军援时,更直接要求乌方支付1000亿美元“补偿款”,甚至索要4%附加费。
这一次,特朗普的算盘更赤裸:让乌克兰自己造武器打仗。
乌军工产业虽在战时爆发性增长(2025年产值预计达350亿美元,较战前飙升35倍),但主要产能集中在无人机和轻武器,高端装备如防空导弹仍需完全依赖进口。
而特朗普口中的“联合生产”,本质是把生产线丢给乌克兰,美方只出技术图纸,成本却由乌方承担。
军援断供的后果,正在战场上血淋淋呈现。
美国暂停弹药交付后,乌军前线火力骤减40%。
在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凭借滑翔炸弹和无人机群压制,一周内连夺13个村镇;顿涅茨克前线,乌军因缺乏反炮兵雷达,被迫放弃多个关键阵地。
一名乌军指挥官私下承认:“我们每天需要1万发炮弹,但现在连5000发都凑不齐。”
致命的是情报断链。
乌军90%的精准打击依赖美军卫星和电子侦察系统,若特朗普切断情报共享,乌军指挥体系将瞬间瘫痪。
这也是泽连斯基不得不接受“联合生产”提议的原因,用主权换生存,是唯一的选项。
欧洲试图补位,却遭特朗普“明码标价”。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紧急喊话,称欧洲国家面临“产能不足和装备滞后”,暗示美国不应完全撤手。
但特朗普的回应极其冷淡:“既然欧洲愿意当援乌的冤大头,那就请坚持到底。”
德国的行动最积极。
为填补美国断供爱国者导弹的缺口,德国政府正与军火商雷神公司谈判,计划直接采购一批新型防空系统援乌。
但这种“欧洲出钱、美国接单”的模式,恰恰符合特朗普的“生意经”,既赚了欧洲的钱,又把军工复合体的利益塞进自己口袋。
普京的军事回应,比外交表态更凶狠.
就在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话当天,俄军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超过500架自杀式无人机和11枚导弹扑向基辅,一度切断扎波罗热核电站全部供电。
这场袭击被解读为对特朗普的武力警告,俄方拒绝按美方剧本妥协,甚至用升级战事施压乌克兰屈服。
战场上,俄军已掌控主动权。
在哈尔科夫州,亲俄民兵与正规军协同推进,将乌军逼入“口袋阵”;
顿涅茨克方向,俄军依靠每月25万发的炮弹产能(远超美欧总和)实施火力覆盖,乌军士兵甚至出现集体溃逃。
泽连斯基的“自救”努力,暴露乌克兰的绝境。
为摆脱对美情报依赖,乌军总参谋部秘密启动“情报自主化”计划,斥资5亿美元筹建本土卫星系统。
同时乌国防部加速与欧洲企业合作,在利沃夫建立无人机联合生产线。
但这些举措远水难救近火。
乌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国债已突破2373亿美元,相当于战前GDP的1.5倍。
士兵抚恤金以国债形式发放,民众发起“寡妇游行”抗议;国库现金储备几近枯竭,连公务员薪资都拖欠两月。
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正把乌克兰逼向资源殖民。
在特朗普眼中,乌克兰问题从来不是道义责任,而是一笔生意。
他曾公开质疑:“为什么美国要花钱帮乌克兰打仗? ”其核心逻辑始终是“美国优先”,援乌可以,但必须有利可图。
这种逻辑下,乌克兰的战略价值被简化为“资源提款机”。
美国要求乌方用矿产开采权抵债,而乌境内42%的矿产区已被俄军控制,实际可开采的钛、稀土等资源不足储量三成。
即便如此,特朗普政府仍坚持推进“资源换军火”交易,甚至将乌克兰视为分散对华稀土供应链的棋子。
7月4日通话结束后,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写下:“我们支持一切有尊严的和平。”但现实是,当大国博弈沦为生意场时,小国的尊严往往最先被标价出售。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