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霸气收官,全球看清:中国惹不起!美澳专家惊呼:结论太震撼
说真的,北京那场阅兵结束的时候,空气里都好像还飘着那种钢铁和硝烟的味道,虽然没真的开火。那感觉不只是震撼,更像是一种……怎么说呢,像是一场漫长考试终于交卷了,而且得分高到离谱。整个世界都看到了,有些老规矩、老黄历,是真的该撕了。这不光是一场秀,这就是一声巨响,告诉所有人,那个东方大国,已经不是你想惹就能惹,想捏就捏的软柿子了。
但最有意思的,还是大洋那边。美澳的那些军事专家们,一个个瞪大眼睛看完,估计心里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憋了半天,憋出两个结论,听着那叫一个酸。他们一边不得不承认,场面确实够大,家伙什儿也确实够硬,一边又在那嘀咕,“搞得是挺厉害,可他们多久没正儿八经打过一场大仗了?”
这话,听着是不是耳熟得都能起茧子了?澳大利亚有个退役少将,叫米克·瑞安,他也这么说。他倒是挺坦诚,先承认中国的武器,好多都比北约手里的还新潮,那种什么都得靠进口的年代,早就翻篇儿了。可紧接着,调子就拐回去了,还是那句老话:“这些新家伙,没见过血啊,没上过真正的战场。”
唉,说到家伙什儿,这次最让人移不开眼睛的,就是那些“国之重器”。官方提前就说了,这次拉出来的,没一个是样子货,全是在役的主力。当电视里解说员喊出那句“覆盖全球”的时候,我敢打赌,无数人跟我一样,后背都麻了一下。
要说最让西方那些人瞳孔地震的,恐怕就是那个“东风-5C”了。那家伙,简直就是个移动的山头,一辆车都快扛不住了。传说能塞进去12个核弹头,射程奔着两万公里去,什么概念?就是你在地球上任何一个旮旯里,理论上都跑不掉。这已经不是威慑了,这是一种物理上的宣告。
而且,狠的还在后头。这都还不是压箱底的宝贝。“东-61”、“巨浪-3”这些下一代的大杀器,也跟着出来溜达了一圈。尤其是那个“巨浪-3”,是从核潜艇里钻出来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的核反击,已经不只是陆地上那几个井了,深海里,神出鬼没的地方,都有了咱们的“快递员”。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核力量,这就算彻底拼完整了。有没有,跟有多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至于数量?你看看中国的工业产能就知道了,那从来不是问题。
现在,我们再绕回来说说美澳专家那个“没打过仗”的酸话。要是放在5月7号之前,他们这么念叨,我们可能都懒得搭理。可现在还这么说,就真有点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我们这些年是没打什么大仗,和平发展嘛,不丢人。但是,我们只是把一套简化版的作战体系卖了出去,甚至都不是我们自己人上手操作,结果呢?把印度的空军揍得找不着北。
那次冲突,对方六架号称世界最顶尖的四代半战斗机,怎么来的怎么没的,干净利落。记住,那还只是“猴版”装备,在别人手里的战绩。要是我们自己家全套的、顶配的体系拉出去,那画面……真的不敢想。所以啊,还揪着“没实战经验”这个点不放,除了能安慰一下自己,还有什么用呢?自欺欺人罢了。
而且,这场阅兵的杀伤力,远不止那些钢铁疙瘩。美国专家琢磨出来的第二个结论,比第一个更让他们睡不着觉:“印度和俄罗斯好像被拉过去了,这个更要命,我们得想办法把他们拽回来。”你看,这话里透着一股子藏不住的焦虑。
这次来的人,乌泱泱的,足足26个国家的元首。连美国、英国都派了代表来,场面大到这个份上,中国的朋友圈有多广,一目了然。最让西方媒体下巴掉地上的,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出现。他都快6年没怎么在国际上晃悠了,西方媒体早就编排好了剧本,什么“中朝关系早就崩了”之类的谣言满天飞。
结果呢?金正恩一出山,第一站直飞北京,这巴掌扇得,那叫一个响亮。阅兵一结束,他跟普京直接就上了同一辆车去开会,那句“只要我们能帮上俄罗斯的忙,就一定会这样做”,更是把中朝俄三方的关系摆在了台面上。这种朋友遍天下的感觉,比什么导弹都让某些国家心里发毛。
对了,这次阅兵还有很多新面孔。什么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架构,早就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其中,最特别的,我觉得是那个戴着蓝色贝雷帽的维和部队方队。
可能有人会问,维和部队,跟纪念抗战胜利,有啥关系?关系大了去了。这支部队的根儿,在东北抗联那儿,很多官兵的老部队,就是杨靖宇将军带出来的。他们一亮相,信息就特别清楚:中国军队是爱和平的,但更是能打硬仗的。这些“中国蓝盔”,可不是养在温室里的花朵,他们很多人都去过真正的战场,闻过硝烟的味道,有17名军人甚至把命都留在了异国他乡。
所以你看,这场阅兵下来,那些帝国主义国家,恐怕得彻底断了跟中国打一场所谓“堂堂之仗”的念头了。为啥?因为真的打不赢,算盘怎么拨拉都算不出来赢面。现在美国网上的反应也特别好玩,一部分人还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继续念叨那些陈词滥调;另一部分人脸皮薄一点,把自己国家的阅兵视频翻出来一对比,自己都绷不住笑了。可以说,西方世界,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千万别跟中国开战”的舆论扩散期了。以前美国还能仗着家底厚,搞点什么“战略模糊”,现在,天都给你捅破了,还怎么模糊得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