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一碗587元的方便面,光荣特库摩的吃相还能再难看点吗?

光荣特库摩老师,又来教我们做生意了。

或者说,又来给我们表演行为艺术了。

这次的作品,叫《蕾斯莱莉娅娜的炼金工房》,一个能让输入法都得先学会断句的名字,充满了JRPG祖传的仪式感。

这游戏一上线,价格直接给我干沉默了。标准版298,豪华版379,终极版587。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587块钱,在2024年的Steam,你可以买到什么?

你可以买到让无数猛男落泪的《荒野大镖客2》,还能剩点钱去隔壁买份《巫师3》年度版,最后可能还有余力在打折时喜加一一个《博德之门3》。这些,是能让你在虚拟世界里活几个月,甚至几年的顶级罐头。

而光荣特库摩,简称KT,用587的价格,给你端上来一盘什么呢?

一盘,从手机上原封不动(或者说略加修改)搬过来的,“正统续作”。

这操作,已经不是割韭菜了,这是直接把玩家连根拔起,根上的土都给你抖干净了,然后告诉你,这叫“信仰充值”。

魔幻,实在是太魔幻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KT这盘大棋,到底下得有多骚。

1

首先,我们得搞明白一个核心问题:KT到底在卖什么?

是游戏吗?

不完全是。它在卖一种名为“系列香火”的特殊商品,一种专供给核心粉丝的“赛博手办”。

你看,《炼金工房》这个系列,突出一个字,稳。稳定地产出,稳定地可爱人设,稳定地“GUST结尾”,稳定地……卖得不温不火。

它就像你家楼下开了二十年的那家小面馆,味道你说不上惊为天人,但隔三差五总想去嗦一碗。老板也佛系,不指望开成连锁巨头,就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服务好老街坊。

但《蕾斯莱莉娅娜》这事儿,性质变了。

它本来是个手游,商业模式是F2P(Free to Play),靠抽卡和内购赚钱。这套逻辑在手机上没问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手游玩家早就被PUA惯了,为爱买单,为强度氪金,都是日常。

但你把它搬到PC和主机上,卖一个298起的买断制价格,这叫什么?

这就好比,你把一碗方便面,拆了包装,用一个精致的瓷碗装着,然后放到米其林餐厅的菜单上,标价587。

还美其名曰:这碗面,是我们方便面系列的“正统续作”。

这是一种商业逻辑上的降维打击,或者说,升维碰瓷。

KT在赌,赌的就是核心粉丝的路径依赖和信息茧房。他们赌这帮玩了十几年“炼金工房”的老玩家,不会去深究这玩意儿的出身,或者即便深究了,也会因为“都出PC版了,怎么能不支持一下”的沉没成本,捏着鼻子把钱付了。

(当然,KT的美术和音乐确实能打,这是他们敢这么干的底气,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套玩法,本质上是在消耗品牌的信用。是用过去二十多部作品积累下来的口碑,去给一个本质上是“手游PC版”的东西做信用背书。

一次两次,可以。

次数多了,你看玩家的耐心还剩多少?

2

其次,我们再看这操作背后的产业逻辑,那才叫一个骚气。

KT在干一件什么事?在做“一鱼两吃”的极限测试。

一个游戏IP,先做成手游,免费给你玩,用内购和抽卡收割第一波核心用户和氪金母猪。这一阶段,是广撒网,把所有对这个IP有兴趣的人都圈进来。

然后呢?等手游运营到中后期,热度开始下滑的时候,它反手就是一个“逆向移植”。

把手游的核心框架和素材,稍微包装一下,加一点点所谓的“单机版内容”,然后直接上架Steam和主机平台,当成一个全新的买断制游戏,再卖一遍。

这一次收割的,就是那些对手游有抵触情绪,但对IP本身有感情的“精神洁癖”玩家。

这招真的很高。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骚。

它完美地利用了不同平台玩家之间的鄙视链和消费习惯差异。

手游玩家觉得:“我免费玩的,你们PC玩家还要花钱买,是不是傻?”

PC玩家觉得:“我玩的是纯净的买-断-制-体-验,你们手游玩家还在肝氪,是不是傻?”

而KT坐在中间,看着两拨人吵得不可开交,钱却一分没少赚。

所有的争吵,所有的流量,最后都转化成了它的销售额。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游戏了,这是在操盘情绪,是顶级的“情绪生意”。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他们把一个产品,用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逻辑,卖给了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群体。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一个IP的商业价值被榨取到了极致。从F2tP的流量逻辑,到买断制的情怀逻辑,KT全都要。

成年人确实是全都要,但玩家的钱包……可能真的吃不消。

3

那么,玩家应该怎么办?

我一直认为,消费本身是一种投票。你花的每一分钱,都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当你为《蕾斯莱莉娅娜》的终极版付出587块的时候,你其实是在告诉光荣特库摩:

“干得漂亮!这种把手游直接搬上PC卖钱的模式,我非常喜欢!请加大力度!下次争取卖到687!最好把你们旗下所有的手游都这么搞一遍!”

你以为你在支持你心爱的系列,实际上,你是在鼓励一种极其敷衍和傲慢的商业行为。

这种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是以后越来越多的厂商会发现,与其辛辛苦苦花几年时间,投入上亿资金去研发一款真正的3A大作,远不如找个现成的手游改一改来钱快。

研发风险高,周期长,回报还不确定。

而“手游移植”,成本极低,受众精准,利润空间巨大。

当所有人都选择走捷径的时候,那个愿意费力去翻山越岭的人,就成了傻子。

最终,我们这些玩家,就只能在一堆“方便面盖饭”里,怀念那个曾经能吃到“佛跳墙”的时代。

我不是说《蕾斯莱莉娅娜》这游戏本身有多么不堪——它可能对于粉丝来说,是个不错的“电子手办”。

我反对的,是这种定价策略背后所代表的,对PC和主机玩家群体的一种深深的蔑视。

它似乎在说:你们这帮人,钱多,人傻,还好骗。

这口气,我反正是咽不下去。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很简单。

对于那些真心喜欢“炼金工房”系列,并且不差钱的真爱粉,买,无可厚非。为爱发电,天经地义。你开心就好。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玩家,以及那些对游戏品质有基本要求的消费者来说——

等一个骨折。

等一个它回归到它本该有的那个价格区间。

在那之前,我们的Steam愿望单里,还有更多值得被守护的游戏。

别让自己的钱包,成为厂商傲慢的底气。

也别让自己的情怀,变成别人反复收割你的廉价工具。

时代变了,大人。我们玩家……也该学得更聪明一点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Powered by 恒盛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