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剧本砸了!美军强行撤离欧洲,盟友自己扛?

这群合租室友,这下彻底慌了。

10月底,罗马尼亚防长莫什特亚努在发布会上那句要现实看待局势,听着真是满嘴的苦涩。什么叫现实?现实就是美国人通知要从欧洲逐步抽身了。驻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的美军,都在撤离计划中。

这感觉就像你一直花钱雇的保安,突然有一天跟你说,他要去接个大单,你这边的安全以后自己负责。

这波操作,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完全是美国优先的剧本。特朗普早就盯着海外军费这块肥肉,天天催着欧洲盟友多掏钱。现在欧洲刚松口答应提高军费,美国就觉得可以腾出手去干更重要的事了。

但说到底,这更像一个负债累累的富豪,想卖掉海外的度假村还债,却发现买家寥寥。

这根本不是美国最初的完美剧本。特朗普的算盘精着呢。他本想的是,先叫停俄乌冲突,牺牲乌克兰来拉拢俄罗斯。然后呢?带着欧洲和俄罗斯,一块儿集中火力对付中国。这盘棋,下得可真大。

可现实没按剧本走。折腾了大半年,俄乌冲突没有根本性转折。甚至连特朗普与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面都直接取消了,理由是浪费时间。

这浪费的不只是时间,更是美国战略转向的宝贵时机。俄罗斯寸步不让,让美国卖了乌克兰就能满意的幻想彻底破灭。

没办法,特朗普只能跳过中间步骤,自己先撤了再说。这已经不是什么精妙布局,而是一种近乎狼狈的强行抽身。

他要去印太。可去了又怎样?就算把欧洲的兵力都调过去,也无法在中国周边形成什么绝对优势。中国的东风-26B、鹰击-21那些装备,构建起的防护网早就覆盖到了第二岛链。美国的这点增兵,根本改变不了地区的力量平衡,说到底还是在演戏。

视线转向东方,整个画风突变,从容与淡定扑面而来。

面对美国这波看似猛烈的战略转向,中国的应对逻辑始终没变。那就是不惹事,也不怕事,拥有着令人安心的战略定力。美国的强由他强,中国的清风自会抚过山岗。

中国为什么能这么淡定?因为我们的王炸不在外面,在里面。

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金钟罩铁布衫。全球最强悍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让我们能将力量快速投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还有高度自主的科技研发体系,确保我们在核心技术上不受制于人。再加上庞大统一的国内市场,这些才是真正的根基。

任何外部的所谓战略转向,都动摇不了这些深植于内的底气。

更有意思的是,大国博弈的评判标准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过去比的是航母数量、海外基地,是能控制多少外部资源。但现在,比拼的标尺正在转向向内凝聚能力。

美国社会内部的撕裂与对立,正不断消耗其全球领导力的根基。而中国的团结稳定与持续发展,则为其国际影响力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现在再回头看欧洲那群合租室友,他们才是最难受的。

美国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句你们要自己承担防务责任。可军费这东西,可不是菜市场买菜,说涨就能立刻涨起来的。它需要长期规划,要采购装备、训练军队,每一步都得扎扎实实。

更何况,欧洲各国的经济状况不同,有的还面临严峻的民生问题。哪有多余的钱,全砸在军费这个无底洞里?

军费好说,实力难凑,这才是欧洲最现实的困境。欧洲的防务工业,呈现出严重的碎片化状态,这是硬伤。大大小小的承包商一大堆,规模小又分散,难以快速整合。

欧盟也搞过导弹防御系统、下一代战舰等联合研发项目。但推进速度一直跟不上趟,想靠这些填补美军撤离后的空白,难如登天。

更麻烦的是,欧洲自己把俄罗斯当成了最大的威胁。俄乌冲突这场战争就在家门口摆着。欧洲早就成了实质性的参战方,神经一直紧绷着。

美国这一撤,俄罗斯没了美军的直接牵制,行事或许会更放开手脚。欧洲没了靠山,只能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乌克兰战败的速度,可能都会因此大大加快。

本来想着跟着美国享安全红利,没想到最后落得个被断奶的下场。这波确实有点冤,但也让欧洲看清了现实,把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有多不靠谱。

这场美军撤军引发的连锁反应,绝非孤立的外交事件。

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甩包袱,却没能实现最初的战略构想。想拉拢俄罗斯没成,想让欧洲乖乖买单还面临重重阻碍。最后只能草草撤军,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别人,这更像一场失败的演出。

很显然,靠牺牲盟友利益来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做法,终究难以长久。

未来的世界格局还会继续变化,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大国博弈不能只算自己的小账。忽视盟友的利益,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单极时代正在远去,一个更加多元、更趋平衡的世界新秩序正在加速到来。大国的真正力量,源于内部的凝聚与团结,而非外部的扩张与控制。



Powered by 恒盛娱乐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