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572亿!3小时开1家店,29就能住一晚的县城招待所要火了
你敢信吗?这家印度酒店在中国一天能开80家店,比外卖小哥送餐还快! 从2017年杀入中国到2019年败走麦城,它用一场教科书级的商业实验,揭开了中国下沉市场最疯狂的财富密码——烧钱换规模,低价抢市场,最后留下一地鸡毛。
2017年那个冬天,深圳街头突然冒出一堆挂着红底白字招牌的酒店。 “OYO”这个拗口的印度名字,像病毒一样席卷中国县城。 当时没人想到,这个被戏称为“县城招待所”的品牌,会在两年内干出惊掉下巴的成绩:
20个月覆盖300城:相当于每天新增1.5个城市网点,比拼多多开店还疯
3小时开1家店:2019年巅峰期,中国区每天诞生80家加盟店
10000家加盟店:直接把如家、汉庭、7天三家20年攒下的家底甩在身后
软银孙正义亲自站台剪彩,滴滴、华住等巨头疯狂跟投,估值飙到100亿美元。 当时华尔街分析师都在惊呼:“这家印度公司要把中国酒店业搅个天翻地覆! ”
OYO的杀手锏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
0加盟费+0改造费:传统酒店加盟要交几十万,OYO连螺丝钉都替你省了
白嫖品牌溢价:挂个OYO招牌就能蹭国际连锁光环,县城老板做梦都笑醒
保底抽佣5%:不管客人住不住,先抽成再说,简直“躺赚”套路
29元一口价:比县城沙县小吃还便宜,直接把经济型酒店打成“白菜价”
50元封顶:住过的人都说:“这价格,床单干净得像我初恋的脸! ”
专攻三四线:避开华住、如家盘踞的一二线,专挑县城“土皇帝”下手
月均烧钱1.5亿:疯狂补贴加盟费,连印度总部都看不下去:“你们中国人真敢砸钱! ”
最狠的是:2019年OYO员工人均创收150万,是阿里P7的3倍! 难怪网友调侃:“这哪是开酒店,分明是搞传销! ”
就在所有人以为OYO要一统江湖时,剧情突然神反转:
“僵尸酒店”遍地:3000家门店只挂招牌不接客,专骗投资人
刷单产业链:员工自掏腰包买身份证刷入住率,把印度总部都整懵了
美团携程封杀令:一夜之间OYO从OTA平台消失,老板急得给员工发话费:“给我24小时上线! ”
价格战反噬:为了保住市场份额,OYO把价格压到25元/晚,直接亏到肉疼
印度高管瞎指挥:中国团队连5万块预算都要向新德里请示
半年换8个CXO:高管们上演“走马灯式离职”,办公室天天上演《甄嬛传》
最惨的是2020年:疫情一来,OYO中国区裁员7000人,总部直接从“创业公司”变“讨薪现场”。 有网友翻出旧账:“当初说好一起改变行业,现在连工资都发不起! ”
跌落神坛的OYO并没有放弃,反而玩起了更骚的操作:
收编五星酒店:把五星级酒店改造成“轻奢版”,专坑中产韭菜
推出咖啡品牌:在酒店大堂卖88元一杯的咖啡,被吐槽:“比香奈儿还贵! ”
估值572亿:准备2025年冲刺港股,誓要当“全球酒店第三极”
对标拼多多:专攻下沉市场,口号都抄:“低价是美德,亏损是常态”
官网偷偷复活:虽然访问不了,但暗戳戳注册新域名
瞄准县域经济:准备再杀回县城,口号改成:“这次我们不烧钱了! ”
OYO的疯狂实验,给中国创业者上了三堂课:
.低价不是万能药
县城消费者要的不是便宜,而是“便宜还靠谱”。 当床单发霉、服务态度差成为常态,再低的价格也留不住人。
.烧钱终会反噬
2019年OYO光是给美团交的“保护费”就6个亿,这笔钱够开3000家真·连锁酒店了。
.本土化不是口号
印度高管对中国市场的傲慢,直接导致“水土不服”。 后来华住集团用“本土CEO+国际资源”模式成功逆袭,这才是真·全球化。
数据来源:
OYO中国融资史与扩张数据
2020年裁员事件与经营困境
商业模式与竞争分析
全球扩张与收购策略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热问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