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5-0大胜,球迷却叹气:这熟悉的剧本,还要演几遍?
嘿,各位老铁,比赛结束哨声响起的那一刻,我正瘫在沙发上,嘴里的薯片都忘了嚼。
5-0,记分牌上的数字像个冷笑话,在塞尔维亚的夜空下显得那么不真实,又那么理所当然。
你说,这世界还有天理吗?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但有时候,看着英格兰在预选赛里大杀四方,你又会恍惚觉得,有些人好像天生就开着“简单模式”。
客场挑战小组里最硬的骨头——世界排名32位的塞尔维亚,结果呢?
一场彻头彻尾的“吊打”。
这已经不是赢球了,这是诛心。
赛前我还跟哥们儿吹牛,说这回英格兰得掉层皮,毕竟巴尔干的球队,哪个不是出了名的硬汉?
结果倒好,人家三狮军团愣是把客场踢成了自家后花园,把一场强强对话,演变成了一堂惨无人道的射门教学课。
这事儿得从哪儿说起呢?
或许我们不该从凯恩那个轻巧的头球开始,也不该从拉什福德最后那个点球说起。
我们应该把时钟拨回到比赛开始前,看看这两队的“前世今生”。
记忆里,上次他们正儿八经碰面,还是2004年的欧洲杯,那时候的我还留着现在看起来傻得冒泡的发型,为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痴迷。
那会儿,英格兰1-0小胜。
可今天这场,哪儿还有半点当年那般胶着的影子?
简直就是一场降维打击。
比赛刚开场那10分钟,我甚至有点犯困。
英格兰那超过80%的控球率,就像一条巨大的蟒蛇,把塞尔维亚死死缠住,让你动弹不得。
皮球在他们脚下传来倒去,从赖斯到戈登,再到罗杰斯,每个人都从容得像是在训练场上。
可光控球不进球,那就是耍流氓。
塞尔维亚人估计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摆出一副“你尽管控,能进球算我输”的架势。
果不其然,前25分钟,英格兰除了戈登那一脚让门将佩特罗维奇惊出一身冷汗的远射,几乎没创造出什么像样的机会。
就在我以为这又是一场“英格兰式”的催眠局时,风暴来了。
毫无征兆,却又蓄谋已久。
第33分钟,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角球,德克兰·赖斯那脚传中划出的弧线,仿佛经过了精确的计算。
而哈里·凯恩,那个我们熟悉的中锋,鬼魅般地出现在了最致命的位置,一个甩头,球进了。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到塞尔维亚的后卫们连伸手拉一把的时间都没有。
这粒进球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仅仅3分钟后,当塞尔维亚人还沉浸在角球失分的懊恼中时,马杜埃凯用一记石破天惊的爆射,把比分变成了2-0。
这哥们儿,顶开防守队员,球鞋与皮球撞击的声音清脆得仿佛一声炸雷,这也是他在国家队的首球。
瞧瞧,这就是现代足球的残酷。
你一秒钟的走神,就可能葬送整场比赛的努力。
半场2-0,塞尔维亚的防线,从坚不可摧的堡垒,瞬间变成了纸糊的窗户。
很多人会说,英格兰赢在球星的个人能力。
凯恩的嗅觉,赖斯的传球,戈登的突破……没错,这些都是事实。
但如果你只看到这些,那就太肤浅了。
这场5-0,真正恐怖的,是英格兰展现出的那种团队协作和战术执行力。
下半场孔萨和格伊这两名中后卫的进球,最能说明问题。
一个是门前补漏,一个是定位球抢点。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支球队的进攻体系已经深入到了骨髓,每个位置上的球员都清楚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地方。
赖斯的两次助攻,更是教科书级别的表现。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在后场“打砸抢”的莽夫了,他的长传、他的调度,颇有几分大师风范。
当然,我们也不能光吹。
咱们得聊点有争议的。
总有人说,英格兰就是“预选赛之王,正赛软脚虾”。
这话糙理不糙。
你看他们这5场世预赛,全胜,轰进13球,一球未失。
这数据,亮瞎了眼。
可一到世界杯、欧洲杯的淘汰赛,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是为什么?
是心理素质问题,还是战术打法到了刺刀见红的阶段就不管用了?
我觉得,这恰恰是这支英格兰最需要跨过去的一道坎。
他们在面对实力不如自己的对手时,那种压迫感和统治力是世界级的。
他们能用潮水般的攻势,一点点地磨碎你的意志。
但当他们遇到同样级别的对手,比如法国、巴西,当他们的控球优势不再,当中场无法从容出球时,他们的“B计划”是什么?
这才是真正考验他们成色的时候。
说回塞尔维亚,这场惨败对他们来说,未必是世界末日。
有时候,一记响亮的耳光,比任何鼓励的话语都管用。
他们看到了自己和世界顶级强队之间那道清晰可见的鸿沟。
他们的防守在英格兰立体化的进攻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佩特罗维奇高接低挡,扑出了戈登的射门,却防不住队友的松懈。
这种无力感,恐怕比输球本身更让人绝望。
而对于我们这些熬夜看球的球迷来说,这样一场比赛,看得是真过瘾。
有巨星的灵光一现,有团队的精妙配合,有年轻小将的横空出世,也有失利者的落寞背影。
足球的魅力,不就在于此吗?
它就像一出浓缩了人生的戏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当拉什福德稳稳罚进那个由沃特金斯创造的点球,将比分定格在5-0时,一切都结束了。
英格兰带着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继续在世预赛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他们无愧于“预选赛之王”的称号。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美加墨的赛场,才是检验他们是真龙还是纸老虎的终极舞台。
而我们,就搬好小板凳,静静地等着看戏吧。
毕竟,这足球世界里的奇迹与泥潭,谁又能说得准呢?
说真的,5-0这种比分,出现在一场本以为是针尖对麦芒的焦点战里,就有点不讲武德了。
比赛结束时我瞅着那记分牌,感觉塞尔维亚人脸上写的不是沮丧,而是“我是谁?我在哪?刚才发生了什么?”
的哲学三问。
咱们赛前怎么聊的来着?
巴尔干铁军,客场硬骨头,英格兰少说也得脱层皮吧?
结果呢,三狮军团愣是把人家的主场当成了自家训练基地,还是带射门加练的那种。
这球儿看得我吧,心情挺复杂。
一方面,英格兰这行云流水的进攻,赏心悦目。
另一方面,我又忍不住想,这哥们儿在“新手村”大杀四方,是不是把大招都给交了?
一到后面打真·Boss的时候,就只会平A了?
咱们把镜头拉回到比赛的第33分钟,之前那半小时,英格兰控球率刷得跟玩FIFA游戏似的,一度超过八成,但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光听见打雷,没见着下雨。
塞尔维亚的防线收得那叫一个严实,摆明了就是一副“你倒脚任你倒,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
就在我快要被这催眠一样的节奏晃睡着的时候,一个角球,改变了一切。
德克兰·赖斯,这哥们儿现在是真不一样了。
以前大伙儿总觉得他是个工兵,干脏活累活的,现在这脚法,这视野,传个角球都跟装了导航似的,精准找到凯恩的脑门。
凯恩呢,也没啥花里胡哨的动作,轻轻一蹭,皮球应声入网。
你看,这就是顶级强队的杀招,在你觉得最安全、最平淡的时候,突然给你来一下狠的。
这球一进,塞尔维亚人的心态明显就崩了。
果不其然,三分钟后,马杜埃凯一脚爆射,2-0。
防守队员那眼神,充满了对人生的怀疑。
下半场就更没法看了,简直成了英格兰的进球表演。
孔萨和格伊,俩中后卫跟商量好了似的,轮番上去“抢人头”,把比分扩大到4-0。
赖斯刷出第二个助攻的时候,我估计他自己都乐了。
这踢的哪是世预赛啊,这简直是队内射门练习赛,还是算助攻数据的那种。
看到这儿,问题就来了。
英格兰这么猛,为啥一到世界杯、欧洲杯这种大赛就总是差那么一口气?
这“预选赛之王,正赛软脚虾”的帽子,戴了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支英格兰队,纸面实力,你掰着手指头数,哪个位置不是世界级的?
凯恩、赖斯、福登、萨卡……这帮人凑一块儿,按理说应该横着走。
可一到淘汰赛,尤其碰到法国、意大利这种老油条,他们就显得特别“老实”。
进攻套路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招,领先了就想龟缩防守,结果往往守不住。
这场5-0,其实恰恰暴露了他们最大的隐患。
他们在顺风局里有多么摧枯拉朽,在逆风局里就有多么不知所措。
这种比赛踢多了,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足球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我控住球,传几脚,总能找到机会。
网友们调侃得好:“英格兰就像那个班里总考第一的学霸,结果一到高考就拉胯。”
足球这东西,光有技术和战术是不够的,还得有点“匪气”。
你看看阿根廷,梅西身边围着的那帮人,哪个不是能在场上跟对手玩命的主儿?
英格兰的球员呢,太绅士了。
他们踢的是漂亮的、合理的足球,但缺少了那种在泥潭里摸爬滚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狠劲。
当沃特金斯造点,拉什福德一蹴而就将比分锁定为5-0时,比赛的胜负早已没了悬念。
英格兰又一次在预选赛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5战全胜,进13球,失0球。
数据漂亮得不像话,可这华丽的袍子下面,到底藏着什么?
是真正的王者之气,还是依旧没能解决的老问题?
咱们球迷啊,看球就是看个乐呵,顺便吐吐槽。
英格兰这场踢得是真好,值得吹。
但这顿大餐吃完了,也别忘了,真正的硬菜,还得等到大赛的赛场上。
到那时候,希望他们别再让我们一边拍着大腿,一边骂着“早干嘛去了”。
毕竟,足球世界里,最不缺的就是那些曾经惊艳了时光,却最终没能温柔岁月的“准王者”。
老实说,半夜三更看完这场5-0,我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甚至还有点想笑。
这感觉就跟你通宵排队抢到最新款手机,开机一看,系统还是三年前那个版本一样。
场面是挺热闹,数据是真漂亮,可那股熟悉的味道,隔着屏幕都飘过来了。
你瞅瞅,5场世预赛,全胜,灌进去13个球,自家大门跟上了锁似的,一球没丢。
这战绩,放眼整个欧洲,独一份儿。
听着是不是特牛?
可我一哥们儿,铁杆英格兰球迷,赛后给我发了条微信:“完了,又开始在预选赛里积攒人品了,这届大赛悬了。”
你瞧,连自己人都开始说胡话了,这事儿就有意思了。
咱们不按顺序来,先聊聊比赛僵局被打破那会儿。
上半场踢了半个多钟头,英格兰控球率刷得飞起,但场面看着比我听摇篮曲还困。
塞尔维亚摆明了就是铁桶阵,心说:你倒任你倒,能进球算我输。
就在我眼皮子开始打架的时候,一个角球,就一个普普通通的角球,赖斯一脚传中,凯恩脑袋一甩,球进了。
就这么简单,简单到有点侮辱人了。
你费了半天劲儿玩花活,结果一招“黑虎掏心”,最土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这球一进,塞尔维亚人那口气儿,肉眼可见地就泄了。
三分钟后,马杜埃凯那脚爆射,与其说是射门,不如说是把心里的憋屈全给踹出去了。
从那以后,比赛就成了垃圾时间。
这恰恰是英格兰现在最让人纠结的地方。
主帅索斯盖特,人称“南门”,算是把这支球队给盘明白了。
他知道这帮身价上亿的大爷们凑一块儿,玩复杂的传控容易出事,干脆就化繁为简。
主打一个防守稳固,进攻靠定位球和球星灵光一现。
这套打法,虐菜那叫一个稳,碰上实力不如你的,磨着磨着就把你磨死了。
当年穆里尼奥那套“摆大巴”,精髓算是让他学到了七八成。
可问题是,足球不是数学题,不是说你虐菜厉害,打强队就一定行。
恰恰相反,预选赛里这种顺风顺水的比赛踢多了,是会“上瘾”的。
球员们会觉得,哦,原来赢球就这么回事儿。
等到真碰上意大利、法国这种级别的对手,人家跟你玩真的,贴身肉搏,高压逼抢,你那套慢悠悠的传控不管用了,定位球也找不到机会了,咋办?
没招儿了。
不信你想想欧洲杯决赛,是不是这个剧本?
所以啊,这场5-toulouse-0的大胜,在我看来,非但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个危险的信号。
它让“南门”更加坚信自己的战术是正确的,让球员们继续沉浸在“我们很强”的幻觉里。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天天在村里跟地痞流氓打架,打遍全村无敌手,就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
结果一上华山论剑,被人家一指头就给戳趴下了。
说到底,英格兰缺的不是技术,不是球星,而是那股子“混不吝”的劲儿。
你看人家阿根廷,世界杯上踢荷兰,都快干起来了,那才叫玩儿命。
英格兰这帮球员呢,太乖了,太绅士了,场上跟上班打卡似的,缺少了那种血脉偾张的野性。
所以,这5-0,你就当个下饭菜,乐呵乐呵得了,千万别当真。
至于英格兰的未来?
我也不知道。
也许他们这次真能捅破那层窗户纸,也许又是一次经典的“预选赛之王”巡回演出。
谁知道呢,足球这玩意儿,要都能预测准了,那还有啥意思?
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