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急转对华低头,晚了!安世中国已宣布自主,强势反制断供总部
荷兰急转对华低头,晚了!安世中国已宣布自主,强势反制断供总部
荷兰政府最近真是玩砸了,原本想用一纸命令把安世半导体收回去,还以为能轻松掌控这家企业。结果没等到捏软柿子的感觉,直接被怼得灰头土脸——安世中国一句“独立运营”,荷兰那边彻底傻眼。
9月底的骚操作大家都看到了:先是要求冻结闻泰科技旗下的资产,再让公司股权转手给自己,还要暂停CEO职位。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想趁机搞点小动作,把控制权往自己怀里揽。但现实一点也不顺他们心意。刚动手就碰壁,不听话的不是别人,就是已经全资变成中国企业的安世半导体。
其实这一出闹剧谁导演并不难猜。时间线摆在那儿:美国刚把安世拉进出口管制名单,一天后荷兰政府马上发公告,要换掉公司的高层、冻结子公司资产。这两件事隔了一天发生,说没有美国插手,有点自欺欺人味道吧?只要哪个国家跟中国产业杠上,大概率背后都有美国身影晃悠,这套路真是一眼望穿。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今年关税战打得飞起,对全球下狠手的时候连欧洲盟友都没放过。20%到25%的加征关税,让不少国家日子不好过,尤其像荷兰这种靠出口吃饭的地方,被卡脖子之后自然就开始配合大哥行动,为了豁免关税什么招数都敢使出来。今年六月时美方还直接要求更换掉安世半导体中国籍CEO,否则谈判别提条件。这些细节藏不住,在后来公开文件里写得清清楚楚。
整个事情从一开始就透着一种焦灼感。一边是国内产能占比高达70%,主力产品几乎都是供应国际巨头,比如那些耳熟能详的手机、电动车,还有各种工业设备;另一边却偏偏有人试图用行政命令去左右一家早已归属中国资本的大型企业。从2019年闻泰科技入场收购,到2020年正式全资控股,现在再来拿所谓法律条文吓唬人,只能说脑回路挺清奇。
最离谱的一幕来了——荷兰居然妄想着凭本国法规指挥一个完全由中方掌控的实体。不仅如此,还准备将创始人张学政的位置替换成外籍高管,并且让公司主动交出股份,把运营权限全部剥夺。这种玩法搁以前可能有效,但现在市场环境变了,没有谁会老实当冤大头。闻泰方面很快抗议,并表示这是赤裸裸歧视,也违背行业规则。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家压根不打算搭理这些质疑,只顾着强调经济安全挂帅,全程不给解释机会。
冲击波传递到A股市场时,闻泰科技当天股价直接跳水,可见影响之深。在应对策略上,公司管理层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商量对策,很快决定将案件告到最高法院,希望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国内业务线也迅速调整,包括供应链优化和封测环节梳理,都为了减少受总部掣肘而铺路,看得出来危机处理能力相当果断。
10月19日这一天很关键,《致全体员工》的信函发布在内网和相关平台上面,“拒绝总部指令”“任何安排需经同意才能执行”这样的表态不仅展现出了态度,更给团队打了一针定心剂。不少员工关注福利问题,公司承诺不会改变待遇,并且有政府和行业协会盯着流程保障稳定。有这一层保护伞,加班赶工的人心气明显稳多了,各项生产照常推进,没有出现停滞或混乱状况。
当然,中国这边不是坐等挨刀那么简单,对方制裁一来咱们立刻亮剑反击。例如10月4号商务部出台新规,将部分元器件纳入管制范围,相当于把芯片出口通道紧紧攥在自己手里。而这些芯片正好是苹果、特斯拉、博世、西门子以及欧洲车企必不可少的重要零部件。如果短期无法获得补充,那些汽车厂迟早面临减产甚至停工风险,这招够硬核吧?
再往后还有稀土政策升级,从10月9日起涉及半导体制造所需原料全部进入限制目录,你卡我技术,我就卡你材料,这样互相较劲也是当前形势下不得已为之。据圈内消息,一旦稀土流向受限,会让欧洲产业链吃尽苦头,所以不少车企只能找自己的政府诉苦,希望赶紧缓和关系,否则损失太大没人兜底。当局意识到撞墙以后才想办法解套,不过看起来事情远远没完结这么容易,每一步都挺棘手。
总之,这轮博弈体现的不只是商业利益,更有地缘角力与产业安全之间的小九九。本来想着借助外力谈判争取豁免,却发现棋盘上的每一步都牵扯复杂利益,一旦踩错步伐,就会落个进退两难境地。不论最终如何收场,有一点可以肯定——单纯依赖强硬措施未必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该合作还是要靠实力平衡,而不是蛮横施压或者政策霸凌。一句话总结不了所有曲折,但现场氛围确实足够戏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