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发布|投资282项工程!德州现代水网建设畅通“主干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文丽
11月5号,德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主要讲了这几年全市水利事业的优质发展成果,还跟记者们聊了聊相关问题。
据讲,“十四五”这段时间里,德州市陆续被列入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和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市,负责12个国家级试点和35个省级试点任务。节约用水和农村供水的经验做法,分别得到了中央改革办和水利部的推广认可,而且水网建设的成效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激励。市水利局还被评选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现代水网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快,市里还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的水网建设工作机制,启动了282个重点水利项目。对马颊河、徒骇河等937条干支流河道进行了治理,完成了潘庄、李家岸等7个大型灌区的改造,扩大了202万亩灌溉面积。同时,黄河运河的贯通和中心城区马拉松赛道等“水网+”项目也在推进中,全市累计打造了7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水利风景区,用水为媒介推动多行业融合,建起了一批集防洪、供水、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带。
水旱灾害的防御能力在不断提升,通过推动全市水系的连通,马颊河和徒骇河的防洪水平基本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21条中小河流也都恢复到了“61”雨型的防洪要求,中心城区的分洪能力增加到200立方米秒。每年平均调引黄河水9亿立方米、长江水1亿立方米,保障了全市的用水需求。市县两级的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也得到了优化和调整,有效应对了武城“8·4”历史最强降雨、2024年夏季的干旱以及2021年和2025年的秋汛等各类水旱灾害。
城乡供水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面推进农村供水“三公开、一规范”。全市共改造了3809个村庄、4.6万公里的旧供水管网,自来水直达户户,供水企业直管到户,水质达标覆盖全部地区,这些成效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认可,也率先通过了全省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验收。
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不断加强,深入推动节约和集约用水的整合改革。今年全市平均用水量达18.4亿立方米,单位GDP用水比2020年降低了27.79%,工业增加值用水也比2020年减少了22.75%。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由0.6373提升到0.6425。 water 法部在德州举行了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建设现场会。黄河水的超载问题已被解决,获得“摘帽”称号,自2020年以来限制新增黄河水取水许可的措施也得到解除。
水生态治理和保护成效明显,各级河湖长带头整改“四乱”问题超过2000个,推动河湖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建设了44条省级幸福河湖,还有2条省级效益河湖。引黄济冀和南水北调北延供水累计达18.2亿立方米,确保大运河连续4年水流不断。水土流失面积治理到119平方公里,全市水土保持率超过98.8%。

